
 
 
 
   
   
   
    
 
4月3日,经过半年的紧张准备,饮食服务中心基本大伙标准化试点工作在“食味坊”正式启动。 
   
 
“基本大伙”是提供给高校师生保障性、大众化基本伙食的食堂餐厅,它具有方便就餐的快捷性、经营服务的公益性、规模生产的集中性和保障校园和谐稳定的维稳性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让大家伙儿觉得还行,基本满意的吃饭地儿。 
   
 
由于地域差异及个人口味的不同,学校食堂想要做到每个人满意一定是不可能的,加之校外小饭店林立的外因和内部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及人头费的内因,使得即便拥有四万多教职工的我校餐饮市场的潜力不再显得那么优越。综合内外因素,基本大伙食堂的试运行势在必行。 
   
 
基本大伙食堂最明显区别于原来食堂的地方在于按“需”、按“勺”打饭,荤素及各品种饭菜各自标价,不再是以前大锅饭的一勺“挖”,吃的好坏都得看食堂大师傅的“心情”和“手法”。将“份”饭变为“量”饭,饭量小的打的少,饭量多的打的多,避免了小饭量师生的不必要“铺张浪费”,尽最大努力做到大部分人基本满意。 
   
 
试运行当天中午,集团领导班子在饮食中心负责人陪同下,深入学生当中,听取了学生对于餐厅改革的意见及建议,大部分学生感到满意,对于部分学生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总经理赵建伟指出,食堂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做后勤的不能光有耳朵,还得有脑子,光听不行,还得做,做还得知道怎么做,不能一拍脑袋就做,更不能脑袋也不拍瞎做!凡事不能有不同意见就改,也得从实际出发,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本大伙食堂就是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这也是没有在所有食堂全部实行的主要原因。我们凡事都要多动脑子,而不是乱拍脑袋,后勤要发展不光集思广益还得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在别人提出问题之前就能考虑的到,这样后勤的发展才能不止步于此,路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