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8号公寓楼鲍阿姨的一份感谢信
自从2010年9月入住中北大学8号公寓楼以来,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一直感恩在心,感动在情。鲍阿姨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理解。想表达的太多又太深,一句简单的“谢谢”却一直难以说出口,因为我们已经是同一屋檐下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鲍阿姨是掌舵的家长,我们是她看着成长的孩子。我们在默默的受惠,受惠于她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我们在悄悄的感动着,感动于她的言谈举止。我们耳濡目染,知道了为人应该真诚厚道,相敬相爱。我们明白了,最可爱的鲍阿姨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付出,是她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终于,我们忍耐不住,不吐不快,想大胆的发自内心的道一声“鲍阿姨,谢谢!您辛苦了!”
在鲍阿姨眼中,正如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她的好孩子,虽然不善言语,但内心是火热的。我们时而一本正经,像个严肃的大人物,时而撒娇调皮,又俨然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她从来不把我们置于门外,我们可以自由的交流,畅谈。
课堂上晦涩难懂的专业与课外疯狂激烈的竞争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可是,庆幸的是,我们8号楼有一个真正的归宿——放松,调整,娱乐与充电的大家庭。
每当我们走进8号公寓楼,总会迎上一个亲切的笑脸,这就是鲍阿姨,永远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我们总会发现在那小黑板上写着近期一些该注意的事情,时刻提醒着大家该注意什么。看似平常的小事,却饱含着一颗体贴的柔软心肠。研究生的生活并不像本科那样有规律性,还记得2010年12月那段时间,由于科研加班,我和舍友每天都要披着星星早早的出门,但是宿舍楼还没有到开门的时间,但是每次到了那个时间,鲍阿姨早就起床准备好为我们开门,还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看着我们整天早起她很是心疼。她每天比我们睡的晚,起的比我们早。仍还记得2011年4月8日我去出差,那天回来的很晚,打的回到学校已经近十二点了,一开始看到紧锁的宿舍门我感到非常的无助,非常愧疚的去敲门叫醒鲍阿姨,当阿姨来到门前的那一刻,看着她忙碌而又焦急的样子,我找到了家的感觉,而她,就是我们切切实实的一位母亲……
经历了一年的毕业生离校和新生进校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她非常的疲惫,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但是她还是面带笑容的非常有耐心的仔细的处理着每件事情。她的倾心付出送走了一届届优秀的毕业生,让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带着中北大学的关心离开校门,怀着感恩的心开始自己的事业。
她虽然只是一位楼管阿姨,平凡的工作里却做着不平凡的小事,感谢她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鲍阿姨每天坐在传达室,没有电视机,还要密切注视来往的人是否有可疑人员,连坐在餐厅清闲的吃个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中午正是进出寝楼人最多的时候。
当我们寝室灯坏了,暖气不热,窗帘掉了,窗纱破了,或者电用完了等等琐事发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鲍阿姨,而她总是尽可能快的帮我们解决这些小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一年来我有过数次学业上碰到的坎坷和生活中的失意,但是一路走来有她的陪伴,有她的叮嘱,我都会很快走出低谷再次挑战自己进而取得属于自己的新成就。读研期间我曾获得“中北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称号。每次获得这些奖项我都会冲回宿舍给她报喜,她总是非常肯定和鼓励我,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为我高兴地笑容,然而这种会心的笑真的是母亲才有的那种为儿女骄傲的笑容。
想说的话太多,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我亲爱的鲍阿姨,因为她从不求回报,我只能向领导反映,也让领导们了解广大学生的心声。鲍阿姨——她是这个偌大校园里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她看着我们从刚入学的青涩稚嫩到现在的稳重自信,她是我们的守护者,关心着我们的成长。在这里,我代表有共同心声的广大同学向她表达我心底的感谢,同时感谢我们后勤集团的中心领导,感谢你们给我们安排了这么优秀的负责人。因为她时刻最直观的展示着我们后勤集团的形象,让我们深深的爱上我们的大学,感受到上级领导对我们生活上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我们的领导,感谢鲍阿姨!
此致
敬礼
2011年9月20日
王建平 赵君官 理康 薛强强